人物
时段
朝代
“孔克表” 相关资源
古籍库 集部
以志不忘终天之恨且使后世子
孙有以知其荼毒呜呼痛哉
  潞州庙学记          孔克表
惟潞州古上党之域盘据太行抗势高爽为天下枢自
昔号重地其俗尚朴俭其民力本喜文学州治南四里 …… (第 5a 页)
谓曰洋洋乎盛哉古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侯其知
先务乎非有述焉将何以考引侯德而掖民于道也乃
相与谒辞刻诸石 克表
惟礼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 (第 6b 页)
太子赞善大夫臣宋濂拜手
稽首谨书
   恭题御制论语解二章后
右解论语二章乃皇上所亲制以赐翰林修撰臣 孔克

者也初上留心经籍以为经之不明传注害之传注
之害在乎辞繁而旨深洪武六年乃诏 (第 2b 页)
克表
及御史中
丞臣刘基秦府纪善臣林温取诸经要言析为若干类
以恒言释之使人皆得通其说而尽圣贤之旨意又虑
(第 3a 页)
二儒臣未达注释之凡乃手释二章以赐 克表
俾取
则而为之 (第 3a 页)
克表
等承诏释四书五经以上诏赐名曰群
经类要复装褫所赐为卷以臣濂尝与闻斯事请识其
左方臣闻圣人之治天下养之 (第 3a 页)
以政而教之以道民非

养不生非教不明三代以降未有兼之者也钦惟皇上
以圣智之资治民之政壹法乎古复虑经旨晦而人不
知道乃释诸经以教之其为后世虑者可谓详且备矣 克表
适际盛时而预执笔承明诏岂非幸哉昔唐之盛
时太宗有志于教化而孔氏曰颖达者实率诸儒为五
经疏天下至今传而 (第 3b 页)
诵之不废今上开物牖民之心过
于太宗而 克表
复为诸儒首孔氏可谓世不乏人矣他
日是书之传将与颖达之疏无异则夫圣谟之详乌可 (第 3b 页)
子以诗
书起家为时名臣貤赠所及至于二千石之荣可无憾
于九泉矣濂虽不及拜府君床下而幸与温游温以前
进士 孔克表
状走金华山中徵予铭义不得辞铭曰 (第 34a 页)

老人曰张氏儿令器也何不饮以解毒饮明日持以饮
之果愈稍长自知力学年十五父没执丧哀甚善事其
母从进士 孔克表
授尚书遭世大乱隐居养母以信谊 (第 4a 页)
明郡有司以
名上者凡百馀人进士累辞获免又明年壬子秋试敦
迫再三进士遂以书经荐浙省考官姑苏魏俊民永嘉 孔克表
会稽钱宰嘉兴贝琼共称其文置在四十名之
列是冬计偕京师明有司歌鹿鸣劝驾逾年癸丑春过
浙省入谢知贡举官徐 (第 13a 页)
  玩易轩铭
天台胡先生惟中世家仙居问学老成于书无不读而
尤邃四圣之书尝扁其轩居曰玩易从容夷犹馀五十
年际圣运肇开有司敦迫就试浙闱考官永嘉 孔公克
正夫槜李贝公琼廷琚读其所著易经义词理优等
置在四十名之列铨部拟为凤阳府五河县学官五河 (第 12b 页)
  通鉴纲目附释序
新安子朱子既释诸经患史学失褒贬之义无以示劝惩亲
为通鉴提要以授弟子天台赵师渊几道使著其目凡例盖
一十九门总一百三十又三条凡下有月日下有类至详且
悉也师渊遂据提要为纲目五十九卷朱子重为之审定故
其中亦颇与凡例弗合书既成流布四方凡例则知者绝少
博学如王文宪公柏仅获一见于五十馀年之后他固可知
已所以尹起莘之著发明刘友益之解书法皆想像而为之
辞徐而察焉或有未慊于人心者永嘉 孔君克表
殊窃病焉于
是历考义例异同凡朱子微意先儒有未发者及发之而未
当者皆备疏其纲之左目中音义事證及名物度数 …… (第 13a 页)
示濂为之惊喜且谓其书世决不可无特为序于首
简彼穿凿性命簸弄词章而无益于人者视此其亦知愧哉
孔君字正夫 克表
其名也宣圣五十五代孙至正戊子进士 (第 13b 页)
有子以诗书起家为时名臣貤赠所及至于二千石之
荣可无憾于九泉矣濂虽不及拜府君床下而幸与温游温
以前进士 孔克表
状走金华山中徵予铭义不得辞铭曰
天之生材小大异宜用或倒施乃人之非恂恂林公厥材孔
脩苟竭其蕴可镇方州关 (第 9a 页)
往往有失于照勘者。如唐肃宗朝之脱却二年之事。武德八年以后二百八十二年之甲子并差。皆不免为后儒之疑。此 孔克表
之附释。张自勋之续麟。陈景云之订误所以作也。予于辛亥夏。以是书为机暇之程课。杂抽书法论断事实名物之有 (第 508L 页)